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做好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通知-沪爱卫会〔2025〕5号
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成员部门,各有关单位:
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3月以来,本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加。据此,疾控机构预测今年本市蚊虫密度高峰期将很有可能提前到来,如不及时控制,不仅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更将增加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为进一步加强夏秋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爱卫会)决定自2025年5月中旬至10月底,在全市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依法落实主体责任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爱卫会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防控提出要求。各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对蚊虫防控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从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建设健康上海的高度出发,把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作为当前爱国卫生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在全市掀起以环境卫生整治、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多措并举控制蚊虫密度,切实切断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途径。
市爱卫会各成员部门要根据《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指导和督促本行业、本领域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好夏秋季爱国卫生工作和蚊虫防控工作,主要包括:住建部门要督促建筑、拆迁工地管理单位提高防灭蚊意识,落实蚊虫控制相关工作;房屋管理部门要指导督促物业管理企业,配合居村委做好各类小区的环境清洁、垃圾箱房管理、公共区域杂物清理等工作;绿化市容部门要组织做好垃圾中转站、公厕、公园绿地等重点区域的蚊虫控制;国防动员部门要做好地下民防设施检查,组织专业队伍开展蚊虫孳生环境控制,并对蚊虫高密度区域进行集中控制;教育部门应督促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及高校等单位落实防蚊灭蚊工作;农业农村、商务、体育和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分别指导督促农业农村地区、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体育场馆、星级酒店和旅游景点等场所做好蚊虫防控工作,及时清理垃圾、消除蚊虫孳生和病媒生物栖息环境;交通运输、机场集团、铁路上海局集团等部门要强化窗口单位的日常防制措施,在机场、火车站、港口、地铁、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站内、车辆停放场地及周边和交通工具内部做好蚊虫防控工作。
市爱卫会办公室将根据《条例》关于监督管理的要求,会同卫生健康、疾控部门组织开展以蚊虫孳生地控制为重点的执法检查,结合年度随机抽查工作,对相关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措施落实、孳生情况等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切实提升社会各类单位主体责任意识。
二、加强社会组织发动
各区爱卫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爱卫会议事协调和组织发动的作用,全面做好本次夏秋季爱国卫生和以蚊虫防控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通过组织社区落实环境整治、监测预警、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提升辖区内各部门、居(村)委会、各单位和居民户做好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夏秋季病媒生物常态化防制工作意识,确保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达到国家C级以上标准,消除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流行的条件,扎实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
三、坚持实施集中控制
各级爱卫部门要根据蚊虫生长习性和疾控机构监测情况,原则上每隔两周滚动开展一轮全市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行动,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五天。全市第一轮集中控制时间定于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开始。集中控制行动期间应组织专业防制人员做好地下积水等固定蚊虫孳生地和户外小容器动态易积水环境的巡查处置,对人群集中活动和成蚊密度较高的区域开展集中消杀控制。同时,要高度重视居民对社区公共环境病媒生物侵害的投诉建议,及时核实情况、落实处置并做好反馈,切实提升市民满意度。
各级爱卫部门还应根据季节性病媒生物防制重点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在8月下旬-9月上旬组织开展夏季公益灭蟑,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前落实秋季统一灭鼠措施。
四、有效控制孳生环境
各级爱卫部门要积极动员有关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群众,继续落实推广基层爱国卫生运动三大制度,开展以清理蚊虫孳生地为重点的健康环境巩固行动。结合每周四群众性爱国卫生义务劳动,重点清理社区和单位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及积存堆物,做好环卫设施的定时保洁;指导农村地区做好宅前屋后的环境清理,整治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维护农村户厕,取缔旱厕(小粪缸);倡导居民和职工做好家庭和单位的环境清洁,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和庭院积水,减少蚊虫孳生环境,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五、做好防制设施管理
各区爱卫会办公室要指导街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应用场景,组织专业防制人员完善社区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制设施的建设,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要建立问题主动发现机制,组织爱国卫生监督员定期对防制效果开展质量控制,对于发现的垃圾堆物、卫生死角、设施缺损、蚊媒孳生和成蚊超标等问题及时报告;要充分发挥舆论正面引导和社会参与监督,设置市民投诉和建议咨询渠道,及时曝光和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本市将继续依托12320卫生热线作为夏秋季病媒生物防制的投诉咨询热线,对于社区居民反映的公共环境蚊虫侵扰问题,各区要督促街镇组织专业队伍及时处置。
六、广泛开展科普教育
各级爱卫部门要结合《条例》宣贯工作,继续开展面向社区、单位和个人病媒生物防制主体责任和社区滚动蚊虫控制活动的告知,开展以蚊虫孳生地控制为重点的普法宣传周活动,确保社会共同参与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开展面向市民和单位的防蚊灭蚊科普知识宣传,发动广大市民和各类单位主动参与防蚊灭蚊,营造社会共治共享的活动氛围。要结合社区病媒生物科普示范点的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实训基地现有的科普平台课程、居家云课堂和全景多媒体课程等科普资源,广泛深入社区开展宣传,引导居民和重点单位管理人员自觉参与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确保有效提升社区病媒生物防制的整体意识和能力。
七、提升社会防制能力
各区爱卫会办公室要进一步指导街镇加强为辖区提供病媒生物防制服务的机构管理,督促其及时备案,组织服务人员参加蚊虫防控技术岗前培训,强化日常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推动“社会防制员”试点工作,以防制设施管理、孳生环境清理,社区健康教育为重点,提升社区共同参与防制能力,提升现有专业防制力量,储备社会防制力量。针对社区公共环境、建筑工地、商务楼宇、医院、学校、公园绿地、窗口单位和旅游景点等8类重点场所,市爱卫会办公室将统一录制“夏季蚊虫高峰压制公益宣传短片”。各区爱卫会办公室应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扩大宣传面,协调行业主管部门督促相关场所规范落实蚊虫高峰压制工作措施,确保重点场所做好常态化蚊虫控制工作,保障场所人群身体健康。
八、规范落实应急处置
各区卫生健康委、爱卫会办公室要根据基层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指南要求,进一步强化区、街镇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完善区级应急处置预案,做好经费保障、药械储备和物资配备。要组织基层应急处置队伍开展蚊虫防控技术岗前培训,确保能规范科学开展蚊虫应急处置工作。要联合疾控部门根据《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技术方案(2025版)》要求开展全流程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和基层传染病应急处置队伍有效联动,能及时、科学、高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切实降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在辖区传播风险。
九、做好重大活动保障
根据第八届进口博览会医疗卫生保障病媒生物防制要求,启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重大活动保障场所常态化监测,有针对性得做好馆内会议中心、新闻中心、商务办公楼、餐饮场所、环卫设施、强弱电房等运营设施、户外景观绿地和地下空间等八类场所常态化控制工作,根据本通知要求滚动开展蚊虫专项控制行动,做好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的闭环管理,完善多部门协同处置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持续巩固馆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青浦、闵行、长宁三区五镇要根据重大活动保障工作要求,以居民区、商业综合体、旅馆酒店、地铁车站、农贸集市和建筑工地等六类场所为重点强化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区域病媒生物常态化防制措施,落实蚊虫滚动控制工作,加大对突发的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的媒介生物处置力度,确保达到常态化保障工作标准。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