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工作的通知
冀卫办妇幼函〔2021〕1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省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婚前孕前保健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婚前孕前保健服务,全面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婚育质量、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推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再落实
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是婚前孕前保健及生育全程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婚育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将婚前孕前保健纳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将“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将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作为重点任务,列入妇幼健康促进及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支出责任。
我省制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通知》,细化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实施方案。各市要充分认识婚前孕前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国家、省级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有效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二、加强人才培训,将预防出生缺陷纳入培训各环节
我省已将从事婚前孕前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培训纳入河北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和基层产科医师培训项目,培训项目以临床检验、风险评估和优生咨询为重点,充实婚前孕前保健技术培训内容,力求培养一批能够承担临床医学检查、检验、健康教育、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的资质合格、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各市要积极组织辖区内专业技术人员,按要求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本辖区从事婚前孕前保健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针对性培训,使项目执行人员深入理解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流程,提高项目执行质量,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促进婚前孕前保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
三、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专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我省将开展省级孕前-围孕保健特色专科建设,从专科规划、专科服务、人力资源、房屋设备、专科管理等各方面,加大专科建设力度,推动医疗保健机构规范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内涵、改进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推进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各市要根据当地实际,至少推荐一家提供婚前孕前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创建省级孕前-围孕保健特色专科单位,并充分发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的标杆作用,科学指导婚前孕前保健对健康孕育服务管理工作。
四、规范服务管理,强化婚前孕前保健质量监督
各市要遵照《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2019年版)》要求,按照婚前孕前保健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房屋、设备、人员标准,严格和优化人员机构审批准入,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服务依法依规。加强婚前孕前保健服务项目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和质量核查,切实保障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实效,促进科学规范开展优质服务。将出生缺陷防控咨询、艾滋病检测等项目纳入服务内容,不断扩充完善服务项目。贯彻全周期服务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统筹推进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避孕药具发放、优生咨询指导等全方位健康服务,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科学备孕指导、妊娠风险提示、遗传咨询等系统连续服务,促进服务公平可及。各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辖区内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查服务机构名单,方便服务和接受监督。
五、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要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尤其注重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阅读量大、健教信息可量化的新媒体平台,推广健康知识。要积极开展年度优秀健康教育作品评选活动,注重健康科普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断改善服务人群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水平。要抓准宣传契机和切入点,进行多层次健康教育。以“预防出生缺陷日”等卫生健康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做好大众人群知识宣传;结合婚前孕前保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将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内容,开展个性化、精准化健康促进与教育;建好用好婚育健康宣传教育便民平台和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将宣传教育关口前移,向婚育人群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咨询指导。
六、密切部门协作,推广婚前孕前“一站式”服务流程
各市要全面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通知》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系机制、优化服务流程。要加强部门协作,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整合,科学优化服务场所布局及服务流程,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婚姻家庭辅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和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服务。推行“互联网+妇幼健康”,采取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线预约、检查结果提醒查询等便民惠民服务,改善服务体验。各市要积极改革创新、借鉴经验,逐步实现一条龙服务的新模式、新做法,真正做到让目标人群“跑一次道、进一次门、抽一次血、享受两项服务”,不断提高婚检率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
七、统筹管理,协调推进婚前孕前保健及出生缺陷防治
各市要通过实施政府民生实事、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多种途径,推进免费婚检和政策普惠,不断提高婚检率和婚检人群受益面。全面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关于加强婚前保健工作的通知》要求,引导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等婚前保健服务,积极履行健康状况告知义务,维护和保障婚姻当事人健康权益。要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增补叶酸作为公共产品,向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普遍提供,不断提高目标人群覆盖率和服务均等化程度。推进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加强叶酸补服的个性化指导和精准化管理,提高服务依从性。做优做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大对高风险人群评估指导和追踪随访力度,推进孕前保健与孕期保健,以及产前筛查与诊断信息和服务对接,协调推进一级、二级预防。各市要加大政策统筹和资源整合力度,结合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分配方式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康扶贫工作,创造条件将目标人群扩展至城镇居民,优先向城市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服务,推进免费服务城乡居民全覆盖。
八、精简报表报送,完善信息档案管理与安全
根据为基层减负工作精神和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报表整合精简为年度报表,不再要求通过“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http://pc.e-health.org.cn)填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个案信息。各市要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信息报送规范和要求,保证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加快实现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资料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以电子健康档案的方式保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庭档案》《婚前医学检查表》等相关纸质资料档案,统筹基层减负和工作所需。要规范信息管理,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切实保护个人隐私、保障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
九、加强组织领导,务必将各项工落到实处
各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合作,完善政策措施。要注重规划引领,聚焦婚前孕前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治,结合“十三五”规划和“两纲”终期评估,明确“十四五”时期策略措施和推进计划。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妇幼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加强对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质量、项目实施、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和评估,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202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