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 医防融合慢病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1.03.29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

各市卫生健康委、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健康中国行动》和《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鲁卫发[2020]8号)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建立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县域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我委将在全省开展“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总结和推广青岛市经验,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立以疾控中心为健康管理技术支撑和管理主体、以医共体牵头医院为临床诊疗技术支撑、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联系纽带、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基础网底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下简称“三高”)三级协同、医防融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高“三高”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规范化水平,建立区域冠心病、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眼底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以下简称“六病”)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强化中西医协同,努力实现“三高”和“六病”患者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和带动县域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建设。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启动试点,到2023年底,基本建立县域“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纳入管理的患者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升,“六病”实现定期筛查、精准治疗、有效恢复和减少复发。

(一)试点县(市、区)至少建设1家三高中心,三高基地和三高之家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全省通过技术评估的三高中心达到100家,三高基地达到1000家,三高之家达到1万家。 

(二)形成基本成熟的一体化“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工作规范,全省管理三高或两高患者数量争取达到100万人以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总体控制率较基线水平提高10%以上。

(三)建立“六病”筛查-治疗-康复连续服务链条,管理患者的“六病”发现率、康复率和复发率实现“两升一降”。

(四)探索建立与“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保障、激励和技术支撑机制。

三、任务措施

(一)构建“三高共管”协同服务与联合指导体系。试点地区根据辖区医疗资源情况,按照标准(见附件1)做好“三高之家”“三高基地”和“三高中心”的规划和设置。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和工作室建设“三高之家”,承担稳定期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管理和高危人群干预。依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三高基地”,承担首诊患者和病情不稳定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制(审)定和线下、线上协诊服务。依托医共体牵头医院建设“三高中心”,负责难治性、复杂性“三高”患者及“六病”等并发症的诊治和院内就诊患者医防融合服务。鼓励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当地规划建设“三高中心”。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型三甲医院中择优遴选部分机构作为“三高临床指导中心”,在各级疾控中心建设“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协同承担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二)开展“三高”精准连续管理。试点地区要按照三高共管医防协同分级服务清单(见附件2),制定本地区工作流程和工作路径,完善签约服务包或菜单,实施全过程、一体化、协同诊疗管理。优先将享受“四不摘”健康扶贫政策和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年以上的三高患者纳入试点,逐步扩大“三高共管”患者覆盖范围。“三高之家”要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优势,提高能力水平,努力提供三高医防融合连续性服务。“三高基地”要针对患者分级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从整体出发优化用药,做好并发症筛查及其他合并疾病监测。“三高中心”要加强专全结合、多学科联合服务模式探索,推动专科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

(三)围绕“六病”强化专科能力建设。强化县级综合医院胸痛、卒中中心建设,以现有急救网络为依托,构建卒中、胸痛急诊救治网络。以牵头医院相关科室为龙头,通过联合门诊、专科联盟等形式,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糖尿病足诊治专科、糖网病筛查、血液(腹膜)透析等特色科室建设,加强眼底检查设备、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配备,将眼底检查、心电和血压动态监测等纳入远程服务范围,建立起区域内“六病”筛查与防治服务协作网。鼓励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牵头成立“六病”诊疗联盟,提高诊疗同质化水平。

(四)加强机会性筛查和行为管理。结合“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专项行动,指导“三高”高危人群和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完善自我管理和远程管理技术,依托互联网或物联网开展膳食、运动、睡眠等行为监测和管理,创新自我管理小组形式,推进体医融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药店、车站等场所健康加油站和基层机构健康驿站建设,普及血压、血糖自助和远程检测,加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自我管理和更新。

(五)完善药品保障和补偿激励机制。按照国家和我省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有关文件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探索按人头总额预付、提高基层门诊统筹资金额度和报销比例等医保激励措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高共管”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补助标准,大力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并将患者健康行为形成率、规范服药率、控制率等指标纳入评价指标。

(六)统筹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基层和牵头医院、医疗和公卫服务、专业服务和自我管理等信息共享,规范“三高共管”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参考流程和模板见附件3、4),支持便捷开展在线协诊、签约、随访、远程会诊和疾病风险评估等,随访数据要全部实现智慧采集。鼓励开发或利用智能辅助系统提高诊疗、协诊和质控水平,通过打卡积分等方式,提升患者管理水平和积极性。

(七)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建立监测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电子病历、高血压协管系统和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等数据,对患者管理和医防融合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评估试点成效,调整完善工作策略。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申报。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市)全部启动试点工作,鼓励其他县(市、区)参与,鼓励以市为单位启动试点。各市于3月底前以市为单位向我委提交试点申请。

(二)试点实施。试点地区建立工作体系和机制,开展摸底调查,出台工作方案,2021年7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

(三)总结推广。在监测评估和总结经验基础上,2022年进一步扩大试点地区,2023年在全省普遍开展。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做实紧密型医共体、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和推进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辖区医疗资源统筹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高血压达标行动、“三减控三高”项目和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筛查项目的结合,为试点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加强技术指导。我委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办公室,并成立省级专家组,制定摸底调查方案和监测指标体系(另行印发),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和专项研究,逐步形成科学、适宜、一体化的防治规范。各市也要建立相应机制,动员和发挥好各类机构、各方面专家的作用。

(三)加强督导和总结推广。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定期调度试点地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联系人: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  王南南  张琳

        0531-67876315  67876134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所  张高辉

        0531-82677411

附件:1.三高之家、三高基地、三高中心建设标准

2.三高共管医防协同分级服务清单

3.三高共管医防协同信息化架构参考流程

4.三高共管患者随访服务整合信息表(参考模板)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3月17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