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爱卫办关于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爱卫办:
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高发期,也是蚊、蝇、鼠、蟑等“四害”繁殖高峰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部署安排,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等夏秋季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通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各地要结合国家(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复审)、乡村振兴、擦亮小城镇等工作,着力抓好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十乱”现象、旱厕等重点问题治理。围绕城镇老旧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垃圾收集点、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场所的整治提升工作,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完善。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周末大扫除制度,常态化开展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加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引导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聚焦重点公共场所进行整顿和管理。各地要对客运站、火车站(码头)、医院、宾馆、酒店、学校、工地等人员聚集场所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大扫除、大清理,保持场所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认真组织开展控烟相关工作,积极维护良好的窗口形象。学校要做好教学区、宿舍区和厕所的清洁卫生,重点做好食堂卫生,完善“三防”设施,及时清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死角,户外活动设施做到表面干净整洁,绿化带无杂草污物。加大对建筑(待建)工地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建设工地围挡规范、硬化工地进出口道路,做到内部无卫生死角、无积水外泄,落实墙体美化。
(三)强化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进度,不断完善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市场开办者管理责任,强化市场规范管理。加大市场内外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定期开展水产、熟食售卖区和市场公厕等区域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加强市场内垃圾收集容器的配备和使用,切实改善市场内外的环境卫生状况。推行“白条禽”上市,坚决杜绝售卖野生动物。强化市场下水道、公厕及垃圾暂存点等重点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及时开展专业灭杀工作。
(四)全面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根据病媒孳生情况及传染病监测结果,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工作。注重专群结合,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清除“四害”孳生地,重点加强社区(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建筑(拆迁)工地、垃圾转运站、下水道窨井等“四害”孳生和活动频繁的重点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突出做好“六清”工作(即清理积水容器、清理户内外杂物、清理下水道沟渠、清理盆盆罐罐、清理地下车库、清理屋顶露台)。做好汛期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开展重点环境消杀,落实血吸虫病急感防控工作。加强居民小区、餐饮单位、食品加工场所、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防鼠、防蝇设施,及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灭蚊灭蝇工作,从源头上切断登革热、肠道疾病等传染病传播途径。
(五)开展“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宣传。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倡导,固化勤洗手、使用公筷公勺、保持社交距离、不随地吐痰、不食野生动物等疫情期间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好习惯好做法,推动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着力开展夏秋季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预防为重点的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尤其要大力宣传传染病可防、可治、可控的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疾病。加强学校健康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提高全民健康理念和意识。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健康教育和职业防护,定期在医院、车站、农贸市场、社区、公园等重点场所更新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二、开展时间
7月初开始,10月底结束。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提高站位,迅速行动,认真组织,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紧密结合,协同推进。
(二)加强技术指导。各地爱卫办要加强对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工作的指导,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环境组织专家现场指导,不断提高工作效果。
(三)做好宣传推广。各地要认真总结工作成效,适时组织媒体宣传推广经验成效,不断巩固和提升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成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各地可及时将工作中的典型事例、特色做法、工作成效等报送省爱卫办,省爱卫办将择优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全省推广,促进各地间相互学习。
联系人:孙殿国 027—87821767 809761672@qq.com
湖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6日
(政务公开形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