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通报2020年全省中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工作情况
各市(州)中医药管理局,长白山管委会中医药管理局,梅河口市中医药管理局,各省级中医医院:
按照国家2020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的有关工作要求,截止8月14日,我省完成2020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的数据报送、实证材料审核、现场核查、审核认定等工作,现将中医医院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20年7月10 日24时,全省完成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数据报送中医医疗机构共44家,自评情况为:4级3家,3级13家,2级20家,1级6家,0级2家。
省中医药管理局依据《吉林省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实施细则》,委托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组织专家对自评级别3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全部进行实证材料审核。其中,对通过实证材料审核的、自评级别为4级以上的新申报医疗机构,全部到现场核验;对通过实证材料审核的、自评级别为3级新申报医疗机构,采用抽查方式进行现场核验。对自评级别2级以下医疗机构,采取数据核查方式进行审核认定。
经审核,2020年全省中医医疗机构,通过分级评价4级的有3家,通过分级评价3级的有 9家,通过分级评价2级的有24家,通过分级评价1级的有6家,分级评价0级的有2家。
二、取得成效
(一)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核查中发现参评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比以上年度有所提高,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对上年度评价中专家提出问题进行了整改,顺利通过分级评价4级。
(二)对信息化集成水平认识提高。各级中医医院大多选择成熟、产品线较全的厂商承建医院信息系统,提升了医院信息系统集成水平。部分医院新建了集成平台,提高了医院信息共享水平、促进了医院诊疗效率提升。
(三)民营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2020年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工作中,我省民营中医医院申报积极。长春骨伤医院通过分级评价4级水平,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等3家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分级评价3级水平。
三、存在问题
按照国家要求,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全省本年度共有36家中医医院达到2级以上,其中,8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仅2家达到4级水平;24家二级公立中医医院,仅3家达到3级水平,21家为2级水平;4家民营中医医院全部达到3级以上。综合分析,全省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不足,缺乏长远规划。各中医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采取模块式建设,因资金不足,认识不到位,多缺乏系统长远规划,选择软件公司多为价廉的小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人才缺乏,开发能力不足,队伍不稳定,延续性差。
(二)人才短缺,不能适应医院信息化发展。中医医院信息科人员参差不齐,存在很大非信息专业人才,学历相对较低。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目的和认识不明确。部分中医医院对依靠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认识不足。有的医院在电子病历管理上注重评级结果,对信息化建设尚未形成整体规划。对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
(四)电子病历信息服务功能的临床应用不够充分。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能与临床应用形成良性循环。有的医院培训指导推动作用不好,医生使用习惯没有形成,没有形成管理制度;有的医院系统操作界面存在操作繁复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临床医务人员的使用需求,导致系统接受度较差;部分医院手麻系统和输血系统上线较晚或没有上线,影响医院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五)合理用药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没有得到重视。在医生开药环节,存在部分医务人员习惯于经验用药,忽略系统提示;在药房发药环节,药师不重视前置审核,对临床医生开出的药品简单默认,造成信息系统得不到有效利用,存在医疗安全风险和不合理用药风险。
(六)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中医医院只关注系统应用功能建设, 对机房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信息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的环境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个别医院在容灾备份、机房环境、网络安全、消防设施等方面,距离相关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七)信息安全知识缺乏,自我防范、保护意识较差。现场核查中发现,多数临床医生存在因嫌麻烦,设置密码简单,甚至不设密码等问题,信息安全风险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各级中医药管理局要提高认识,加大督促指导力度,促进我省医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各中医医疗机构要落实主要负责同志是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将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加大人才培养、招聘,指定专人负责,不断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本年度没有参加电子病历分级等级评价的中医医院,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推进,确保工作落实,力争2021年所有中医医院全部参加。
(二)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医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统筹负责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及时了解临床需求,督促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确保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服务临床工作;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水平和保密意识,尤其是增强合理用药、手麻、输血等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信息技术部门要建立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对临床提出的需求给予技术支持,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临床各相关科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提出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需求,并在应用信息系统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需求。
(三)全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全省二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员培训,以医院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通过3、4级的医院要按照实证材料文审、 现场核查时专家提出的问题继续完善本医院系统建设。0~2级医院要找准方向、科学规划、加快步伐、有序实施,进一步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水平。
附件:通过2020年吉林省电子病历系统分级评价2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名单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
2020年9月4日
附件
通过2020年吉林省电子病历系统分级评价
2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名单
序号 |
机构名称 |
医院 等级 |
通过 级别 |
1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三级 |
4级 |
2 |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三级 |
4级 |
3 |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三级 |
3级 |
4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 |
三级 |
3级 |
5 |
长春市中医院 |
三级 |
3级 |
6 |
辽源市中医院 |
三级 |
2级 |
7 |
四平市中医医院 |
三级 |
2级 |
8 |
延边中医医院延吉市中医医院 |
三级 |
2级 |
9 |
梨树县中医院 |
二级 |
3级 |
10 |
镇赉县中医院 |
二级 |
3级 |
11 |
安图县中医医院 |
二级 |
3级 |
12 |
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13 |
德惠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14 |
农安县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15 |
吉林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16 |
舒兰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17 |
伊通满族自治县民族医院 |
二级 |
2级 |
18 |
东丰县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19 |
梅河口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0 |
临江恒兴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1 |
抚松县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2 |
长岭县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3 |
松原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4 |
大安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5 |
洮南市中医医院 |
二级 |
2级 |
26 |
白城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7 |
通榆县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28 |
珲春市中医医院 |
二级 |
2级 |
29 |
龙井市中医医院 |
二级 |
2级 |
30 |
和龙市中医医院 |
二级 |
2级 |
31 |
敦化市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32 |
靖宇县中医院 |
二级 |
2级 |
33 |
长春骨伤医院 |
民营 |
4级 |
34 |
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 |
民营 |
3级 |
35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消化病医院/长春单氏中医院 |
民营 |
3级 |
36 |
长春恒康中医医院 |
民营 |
3级 |